浏览次数:11 标签:
钢卷库存时间对使用和估值的影响
品种:冷轧低碳钢钢卷及钢板
在钢铁产业链的贸易、加工、采购等环节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库存时间较长的材料,如15年生产的DC51D+Z,14年生产的DC03等。这些材料通常价格比较有优势,但大家往往会忽略库存时间对材料使用价值的影响。
钢铁材料和牛奶一样,都是有保质期的。
以DC03冷轧钢卷为例,产出库存2年后,和刚出厂时的状态肯定是发生了变化的。
这其中既可能有表面质量的变化,如生锈,钢卷变形等。以宝钢Q/BQB 408 2014为例,正常涂油情况下,常规储运保证6个月不生锈,但库存2年的话锈蚀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还会有力学性能的变化,也即我们常说的时效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材料强度变高、塑形变差,加工产品时废品率上升。
表面质量的变化肉眼可见,很好辨别。性能的变化(历史文章:时效性)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质保书的出厂时间,也就是库存时间推断。
对钢卷的库存时间这个维度进行单独管控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对库存时间进行管理
对钢种和钢厂也要区别对待
库存时间长导致的时效现象在不同的钢厂或钢种上,表现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不同钢种之间的差异很大
如低合金高强钢牌号HC340LA和IF钢牌号DC06同样储存1年,前者可能会出现冲压橘皮,后者可能使用时并无太大变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先进高强钢产品(如,HC780/980DP)很少提及时效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没有时效现象,只是因为其本身强度太高,时效那点影响不算什么。
不同钢厂的实物之间差异很大
如同样是DC01,大型钢厂和民营小厂的产品之间差异很大。
可能一个大型钢厂生产的DC01钢卷,放了一年性能并无太大变化,但是一个民营小厂的放3个月就出问题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因为民营小厂大多没有自己的炼钢产线,从二线钢厂采购热轧原料,无法对成分进行有效管控;其二,民营小厂自身的质量一贯制管理水平不高,冷轧工序无法进行质量精细管控。
后记
我们平时常提到技术营销,技术营销并不是阳春白雪,而是融入我们日常切实的贸易工作中的。
如今天文章所述,当涉及采购、估值时,有必要对材料的库存时间进行单列评估。在加工配送时也有必要根据钢种、钢厂、库存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配送顺序。
库存时间过长造成的危害有其隐蔽性,一旦出现会牵扯大量精力,影响公司信誉,或造成估值损失。忽视技术在营销中的作用,自然就会付出代价。
时效导致的冲压起皱和橘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