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1 标签:
谣言止于智者,恐慌解决不了问题。让我们从四个角度来做些理性分析:
1、病毒的传播途径;
2、钢铁企业的防疫能力如何;
3、钢铁产品生产过程能否导致携带病毒;
4、病毒存活时间和储运周期;
-01-
病毒的传播途径
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百度百科)
可以看到,病毒的传播有着清晰的路径,阻断了传播路径、控制了存活时间,也就阻断了病毒的传播。
-02-
钢铁企业的疫情防控能力
疫情防控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体系能力,钢铁企业的体系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钢铁工人恐怕是除了军队之外执行力最高的社会群体之一。
以国内某一线钢企为例,早在大年三十就连下数份红头文件,制定完整闭环的防控措施,并保证有执行、有记录、可追溯。比如:
1、班车司机监控一线工人、门岗监控私家车入厂,必须做到测温+口罩防护;
2、班组长监管口罩佩戴、餐饮、洗手清洁,安环部门巡检抽查;
3、休假人员每日汇报位置和健康情况及对外接触史,逐层汇报统计,每天都有数据;
4、完善的隔离和顶岗预案,一有异常立即隔离。
这些疫情防控的细节和一线执行力是远远高于社会防控的。但世事无绝对,会不会有漏网之鱼?有可能,但病毒会不会随钢卷传播我们得接着其它因素。
-03-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
现代化的钢铁生产是一种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生产过程,操作人员在操作室通过操作、监控自动化设备来实现钢铁产品的生产,通常不和钢铁产品近距离接触。(安全生产规程也不允许近距离接触)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和产品近距离接触的只有成品库(主要是部分产品的包装准发),即使这个环节有病毒载体依附在包装资材上,因为后续的储运吊装等环节都是靠机器操作,也并不存在人员直接接触的场景。
注:即使终端或加工厂拆包使用,根据安全规范也需要戴手套操作,不会直接接触。
-04-
病毒存活时间和储运周期
美国CDC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常见问答中指出,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的生存能力较差,因此随包裹散布病毒的风险很低。
此外,阳光、紫外线等都会对病毒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实际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不会很久。如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白天相对干燥的天气里,存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
最新消息,根据研究,专家称在空气湿度达到40%,气温20度的特定条件下,2019-nCoV能存活五天。
钢铁产品储运途中风吹日晒、条件恶劣,对病毒是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此外,钢铁产品从钢厂包装准发到终端入库拆包加工,最快也超过一周了。
这点广大钢贸商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我们平时采购的材料正常来说产出时间都超过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有病毒也已经灭活,不存在传染性。
如果朋友们看了这么多分析还是不放心,担心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那就只能给钢卷也做个隔离了:入库后放置5~7天后再排产开包使用,病毒也会灭活。
写在最后
根据最新的信息,多家钢厂员工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这或许引发了钢贸行业的担忧。员工感染和产品污染是两个概念,湖北是新冠疫区,但我们防范的是病毒传播,而不是抵制来自疫区的一切物品。(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大量使用了湖北本地生产的钢铁材料。)
诸多诊断病例显示,耐不住寂寞出门瞎逛以及日常防护不到位被感染的机率要大的多。与其担心钢铁材料的病毒传播风险,还不如把关注点放在钟南山院士强调的:戴口罩、勤洗手,同时做好餐饮卫生来的更靠谱一些。
注:2月5日晚,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通报一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信息时指出,该患者在买菜时与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
我们终将战胜这次疫情,在胜利之前,不要让谣言和恐慌占据我们的心灵。
-END-